<address id="tjfbv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tjfbv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產品分類
            產品展廳
  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 網站首頁 > 產品展廳 >四氯乙烯
            四氯乙烯
            物品單位 價格 品牌
            10800 魯西
            • 產地:山東
            • cas:127-18-4
            • 發布日期: 2020-02-09
            • 更新日期: 2023-01-12
            產品詳細說明
            主要用途 四氯乙烯用途廣泛,主要用作金屬脫脂溶劑,也用作驅腸蟲藥。四氯乙烯可用作脂肪類萃取劑、滅火劑和煙幕劑等,還可用于合成三氯乙烯和含氟有機化合物等
            產地 山東
            EINECS編號 204-825-9
            品牌 魯西
            貨號
            生產日期 2019-12-28
            英文名稱 Perchloroethylene
            別名 全氯乙烯、PCE
            CAS編號 127-18-4
            保質期 2年
            規格
            分子式 C2Cl4

            物理性質

            編輯

            外觀與性狀:無色液體,有氯仿 樣氣味。

            球棍模型 球棍模型

            辛醇/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:2.88

            溶解性:不溶于水,可混溶于乙醇、* 等多數有機溶劑 。

            為無色透明液體,具有類似*的氣味。 能溶解多種物質(如橡膠、樹脂、脂肪、三氯化鋁 、硫、碘、*)。能與乙醇、*、氯仿、苯 混溶。溶于約10000倍體積的水。

            分子結構數據

            1、摩爾折射率 :30.45

            2、摩爾體積 (ml/mol):100.3

            3、等張比容(90.2K):245.0

            4、表面張力(dyne/cm):35.6

            5、極化率(10-24cm3):12.07 [4]  

            化學性質

            編輯

            1、半數致死量(LD50):(大鼠 ,經口)3.005g/kg;(小鼠 ,經口)8.4g/kg。

            2、一般不會燃燒,但長時間暴露在明火及高溫下仍能燃燒。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煙氣。

            3、純凈的四氯乙烯在空氣中于陰暗處不被氧化,但受紫外光作用時逐漸被氧化,生成三氯乙酰氯及少量的*。因此,工業用四氯乙烯要添加少量的酚類(對苯二酚 )、胺類、醇類、腈類等作穩定劑。醫藥用四氯乙烯則添加少量醇類、百里酚作穩定劑。含有穩定劑的四氯乙烯在空氣、水及光的存在或照射下,即使加熱至140℃,對常用的金屬材料也無明顯的腐蝕作用。不含穩定劑的四氯乙烯,在光作用下與水長期接觸時,逐漸水解成三氯代乙酸 和氯化氫 。四氯乙烯在無催化劑、空氣和水分存在時,加熱至500℃左右也是穩定的。但與空氣一起通過紅熱管時,則熱解生成一氧化碳、氯和*。700℃與活性炭接觸生成六氯乙烷和六氯苯。四氯乙烯和臭氧反應生成*和三氯乙酰氯。同硫酸和硝酸的混合酸作用生成三氯乙酰氯和少量四氯二硝基乙烷。同濃硝酸一起加熱不發生反應,與發煙硝酸作用則生成三氯乙酰氯 和四氯二硝基乙烷。與二氧化氮在100℃反應生成四氯二硝基乙烷。氫化時生成四氯乙烷。在高壓下與氨作用,分解成氯化銨和碳。與金屬鉀在其熔點附近發生爆炸性反應,與金屬鈉則不發生反應。經光氯化反應則生成六氯乙烷 。與氟化氫及氯的混合物在氟化鋯催化下,225~400℃反應,得到1,2,2-三氯-1,1,2-三氟乙烷CClF2CCl2F(氟里昂-113)。在三氯化鋁 存在下,與其他氯代烴發生縮合反應生成高沸點物質。 [4]  

            制備方法

            編輯

            乙烯法

            可聯產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,分下列二法。

            a.直接氯化乙烯和氯在含FeCl3催化劑的1,2-二氯乙烷溶液中,于280-450℃進行反應,生成1,2-二氯乙烷,再進一步氯化成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,經蒸餾后,分別用NH3中和、洗滌、干燥,即得成品。

            b.氧氯化法以乙烯和氯加成生成1,2-二氯乙烷,1,2-二氯乙烷與氯、氧在以CuCl2和KCl為催化劑以及425℃、138-207kPa條件下進行氧氯化反應,產物經冷卻、水洗、干燥后蒸餾,得高純度產品。

            烴類氧化

            將含甲烷、乙烷、丙烷 、丙烯 等的烴類混合物于50-500℃氯化熱解,得氯代烴類的混合物,精餾后分離成各種產品。

            乙炔法

            乙炔和氯加熱氯化生成1,1,2,2-四氯乙烷,用堿脫去氯化氫得三氯乙烯,再經氯化生成五氯乙烷 ,然后再用堿脫去氯化氫得四氯乙烯。因乙炔價昂,已逐步為乙烯法等代替。

            應用領域

            編輯

            1、四氯乙烯 用途廣泛,主要用作金屬脫脂溶劑,也用作驅腸蟲藥。四氯乙烯可用作脂肪類萃取劑、滅火劑和煙幕劑等,還可用于合成三氯乙烯 和含氟有機化合物等。

            2、廣泛用作天然及合成纖維的干洗劑。也用作金屬的脫脂洗滌劑及一般溶劑、有機合成中間體等。 [4]  

            3、用作色譜分析標準物質。 [4]  

            4、用于膠黏劑的驅蟲劑、脂肪類萃取劑,也用于有機合成。 [4]  

            注意事項

            編輯

            安全術語

           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.切勿吸入蒸汽。

            S36/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.穿戴適當的防護服 和手套。

           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.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/ safety data sheets. 避免釋放至環境中。參考特別說明/安全數據說明書。

            風險術語

            R40 Limited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effect. 少數報道有致癌后果。

            R51/53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, may cause long-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.對水生生物有毒,可能對水體環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。

            健康危害

            該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。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癥狀、流淚、流涎。隨之出現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運動失調及酒醉樣癥狀??诜蟪霈F頭暈、頭痛、倦睡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視力模糊、四肢麻木,甚至出現興奮不安、抽搐乃至昏迷,可致死。慢性影響:有乏力、眩暈、惡心、酩酊感等??捎懈螕p害。皮膚反復接觸,可致皮炎和濕疹。

            燃爆危險

            該品可燃,有毒,具刺激性,一般不會燃燒,但長時間暴露在明火及高溫下仍能燃燒。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腐蝕性氣體。與活性金屬粉末(如鎂、鋁等)能發生反應,引起分解。若遇高熱可發生劇烈分解,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。

            環境危害

            釋放到周圍大氣中的大部分四氯乙烯,由于陽光作用而分解,形成象氯化氫、三* 和二氧化碳之類的產物。地表水中的四氯乙烯迅速蒸發,在水中幾乎不發生降解。該化合物在地下水中是穩定的,這正是工業溢漏和廢物堆積造成地下水污染發生率增加的原因。

            急救措施

            皮膚接觸: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。

            眼睛接觸: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。就醫。

            吸入: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。保持呼吸道通暢。如呼吸困難,給輸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。

            食入:飲足量溫水,催吐。就醫。

            消防措施

            有害燃燒產物:氯化氫 、* 。

            滅火方法:消防人員須佩戴氧氣呼吸器。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,直至滅火結束。

            滅火劑:霧狀水、泡沫、干粉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

            泄漏處理

            應急處理: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,并進行隔離,嚴格限制出入。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,穿防毒服 。從上風處進入現場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。防止流入下水道、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。

            小量泄漏: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。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,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進行處理達標排放。

            大量泄漏: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。用泡沫覆蓋,降低蒸氣災害。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,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進行無害化處理,達到環保要求。

            操作事項

            密閉操作,加強通風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。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,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,穿透氣型防毒服,戴防化學品手套。遠離火種、熱源,工作場所嚴禁吸煙。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。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。避免與堿類、活性金屬粉末、堿金屬接觸。搬運時要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。

            儲存事項

            庫房通風低溫干燥;與氧化劑、食品添加劑分開存放;存放需加穩定劑,如對苯二酚 。 [5]  

            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包裝要求密封,不可與空氣接觸。應與堿類、活性金屬粉末、堿金屬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。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。

            預防措施

            工程控制:密閉操作,注意通風。盡可能機械化、自動化。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。

            呼吸系統 防護:空氣中逸散時,建議配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,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。

            身體防護:穿透氣型防毒服。

            手防護:戴防化學品手套

            其他防護:工作現場嚴禁吸煙、進食和飲水。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,洗后備用。保持良好衛生習慣。

            環境標準

            前蘇聯 :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*容許濃度 10mg/m3

            前蘇聯(1978) 環境空氣中*容許濃度 0.06mg/m3(日均值)

            中國:中國(GB3838-2002)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(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項目標準限值) 0.04mg/L

            中國(GB8978-1996)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:一級:0.1mg/L,二級:0.2mg/L,三級:0.5mg/L

            日本:日本(1993) 環境標準:地面水:0.01mg/L,廢水:0.1mg/L,土壤浸出液:0.01mg/L,嗅覺閾濃度 50ppm [6]  


            返回

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聯系方式
            手機:15550021499
            電話:0531-8890-7112
            手機訪問官網
            日韩无码激情专区
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tjfbv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tjfbv"></address>